2006年汛期全省雨水旱情分析
发布时间:2007-01-17
2006年汛期全省雨水旱情分析
一、雨情
1、雨情综述
今年汛期( 6~ 9月)全省平均降雨量 416mm,比历年同期偏少 15%,比去年同期偏少 37%。汛期各市平均降雨量与历年同期比较:济宁、菏泽、枣庄三市分别偏多 11%~ 20%,威海持平,其他市偏少 2%~ 42%。各市平均降雨量最大为枣庄市 622mm,县(市、区)平均降雨量最大为临沂市苍山县 721mm。
今年以来( 1~ 9月)全省平均降水量 533mm,比历年同期偏少 12%,比去年同期偏少 31%。
今年我省从 6 月 28 日 开始进入雨季,到 9 月 5 日 结束,雨季时间为 70 天,较一般年份为正常。 汛期共出现 11次全省性较大降雨过程,其中 6月份 3次、 7月份 4次、 8月份 3次、 9月份 1次。
汛期雨量时程分布:双月份偏多,单月份偏少。全省平均降雨量: 6月份 86mm ,比历年同期偏多 2%; 7月份 147mm, 比历年同期偏少 24%; 8月份 167mm,比历年同期偏多 11%; 9月份 15mm,比历年同期偏少 76%。
汛期降雨量的地区分布:菏泽、济宁、枣庄、临沂南部、泰安东部、莱芜西北部、威海东南部降雨量 500~ 700mm,其中枣庄中部、临沂西部局部地区降雨量 700~ 780mm;聊城、德州西部、潍坊、淄博北部、烟台西部降雨量 200~ 299mm,其中聊城冠县降雨量小于 200mm;其它地区降雨量一般为 300~ 500mm;汛期最大点雨量为枣庄市薛城水文站 786mm,最小点雨量为聊城市冠县南陶水文站 171mm。
2、雨情特点:
( 1)降雨量总体偏少,局部偏多。汛期( 6~ 9月)全省平均降雨量 416mm,比历年同期偏少 15%,比去年同期偏少 37%。降雨量地区分布不均,鲁西南、鲁南和半岛南部相对偏多。
( 2) 9月份降雨量异常偏少, 9月份全省平均降雨量 15mm ,比历年同期偏少 76%,比去年同期偏少 92%。
( 3) 5号台风 “格美 ”减弱的低气压影响我省
今年第 5号台风 “格美 ”(KAEMI)于 7月 25日下午 3点 50分在福建晋江围头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 12级 (33m/s)。 7 月 26日 至 30日,受第 5号台风 “格美 ”减弱的低气压影响,我省大部降大到暴雨、半岛局部降特大暴雨,降雨量 100~ 199mm,威海大部降雨量 200~ 325mm。全省平均降雨量 32mm,最大点雨量为威海荣成市大疃镇 347mm。
( 4)局部地区出现短历时、高强度特大暴雨,最大 6小时降雨量为全省极值。
8 月 25日 ~ 26日,鲁西南、鲁南、鲁东南、鲁中局部、半岛南部降大到暴雨,其中半岛南部局部地区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 36mm。青岛市崂山区、即墨市与烟台市的海阳县平均降雨量为 103~ 202mm。最大点雨量青岛即墨市王村雨量站 435 mm,该 站降雨主要集中在 26日 4~ 11时,其中最大 1小时、最大 2小时、最大 6小时降雨量分别为 114.5mm、 203.0mm、 434.0mm,均为本站有资料记载以来同时段降雨最大值,其中最大 2小时降雨量为青岛市有降水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最大 6小时降雨量为山东省有降雨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二、水情
水情特点:汛情比较平稳,水旱灾害相对较轻;全省主要河道出现中小洪水; 大中型水库、南四湖蓄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多,但比去年同期偏少,泄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
1、全省大中型水库水情
汛初( 6 月 1 日 ),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40.401 亿 m3 ,比历年同期偏多 20.361 亿 m3 ,比年初减少 11.83 亿 m3 ; 7 月 1 日 ,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36.522 亿 m3 ,比历年同期偏多 18.862 亿 m3 ,比 6 月 1 日 减少 3.879 亿 m3 ; 8 月 1日 ,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37.59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12.14亿 m3; 9日 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42.969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10.579亿 m3。最大蓄水量出现在 9日 16日,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43.795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10.475亿 m3。
汛末( 10月 1日),全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 42.439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9.659亿 m3,比去年同期偏少 14.822亿 m3。
今年汛期全省有 51座大、中型水库先后超汛限水位,最大超汛限水深为威海市坤龙邢水库 7月 27日 4.26m。有 45座水库先后溢洪,最大溢洪流量为 7月 27日威海市坤龙邢水库 275m3 /s。
2、南四湖水情
汛初( 6 月 1 日 ),南四湖蓄水量 16.74 亿 m3 (上级湖 10.32 亿 m3 、下级湖 6.42 亿 m3 ),比历年同期偏多 7.12 亿 m3 ,比年初减少 3.21 亿 m3 ; 7 月 1 日 ,南四湖蓄水量 14.28 亿 m3 (上级湖 7.80 亿 m3-- , 下级 6.48 亿 m3 ),比历年同期偏多 7.03 亿 m3 ; 8 月 1日 , 南四湖蓄水量 17.260亿 m3(上级湖 9.6亿 m3、下级湖 7.66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5.67亿 m3; 9月 1日,南四湖蓄水量 19.22亿 m3(上级湖 10.92亿 m3、下级湖 8.3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3.33亿 m3。今年南四湖最大蓄水量 21.59亿 m3(上级湖 12.18亿 m3、下级湖 9.41亿 m3),出现在 7月 6日。
汛末( 10月 1日),南四湖蓄水量 19.23亿 m3(上级湖 11.10亿 m3、下级湖 8.13亿 m3),比历年同期多蓄 3.32亿 m3,比去年同期偏少 8.12亿 m3。
南四湖流域自 03 年以来连续 4 年降雨偏多,今年汛期上级湖二级坝枢纽先后 8 次开闸泄洪(一闸 3 次、三闸 5 次), 上级湖最大泄量为 7月 7日 11时 1580m3 /s, 汛期上级湖累计下泄水量 24.03 亿 m3 。上级湖代表站南阳水文站 7 月 5 日 16 时 出现今年最高水位 34.75m ,超汛限水位 0.55m ,持续时间 18 小时。
下级湖代表站微山岛水文站 7月 4日 18时出现今年最高水位 32.81m ,超汛限水位 0.31m。今年汛期下级湖出口韩庄枢纽先后 6次开闸泄洪(新运河韩庄闸 4次、伊家河与老运河韩庄闸各 1次),最大泄洪流量为新运河韩庄闸 7月 7日 1230 m3 /s。蔺家坝闸开闸泄洪一次。汛期下级湖累计下泄水量 24.04亿 m3 。
3、东平湖水情
汛初( 6月 1日),东平湖水位 41.56m,蓄水量 3.17亿 m3,比年初减少 0.38亿 m3; 7月 1日,东平湖水位 41.47m,蓄水量 3.03亿 m3,比月初减少蓄水量 0.25亿 m3。 9月 1日,东平湖水位 41.73m ,蓄水量 3.39亿 m3。汛末( 10月 1日),东平湖水位 41.57m ,蓄水量 3.18亿 m3,出湖流量 5.3m3 /s。今年汛期东平湖退水闸陈山口闸自 6月 8日开闸泄洪至汛末,累计下泄水量 5.52亿 m3,最大泄量为 7月 11日 110m3 /s。
4、河道水情
汛期( 6~ 9月),受降雨影响沂沭河、小清河、大汶河、大沽夹河及南四湖流域河道先后出现中小洪水。全省主要河道主要控制水文站今年最大实测洪峰流量如下:
小清河流域:黄台桥水文站 7月 31日 19时实测洪峰 132m3 /s。
大汶河流域: 8 月 5 日 大汶口水文站 466 m3 /s, 8 月 6 日 戴村坝水文站 442 m3 /s。
沂沭河流域: 沂河临沂水文站 8 月 29 日 12 时 36 分 实测洪峰流量 1480m3 /s , 7 月 4 日 沭河大官庄闸最大下泄流量 785 m3 /s 。
南四湖流域:洙赵新河梁山闸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 583m3 /s,为该站 1983年以来最大流量;东鱼河鱼城水文站 492m 3 /s;大沙河峄城水文站 400m3 /s;沙河薛城水文站 247m3 /s;梁济运河后营水文站 251 m3 /s;中运河台儿庄闸最大泄水流量 1200m3 /s。
半岛诸河: 外夹河福山水文站 266 m3 /s ;沁水河牟平水文站 180 m3 /s ;东五龙河团旺水文站 129 m3 /s 。
汛期全省出境水量 40亿 m3 ,入海水量 45亿 m3( 不含黄河 ) 。
三、旱情
由于 5月份我省降雨偏多,农田底墒较好, 6月份旱情发展较缓, 6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积 800万亩。中下旬的 3次降雨过程,使全省旱情得到较大缓解。 7月中下旬全省降雨偏少 ,且地区分布不均 ,气温偏高,使我省的受旱面积由 6月底的 700万亩增加到 7月下旬的 1118万亩,其中重旱 48万亩,受旱地区主要集中在沿黄地区,其中滨州、聊城、东营、淄博、德州、潍坊受旱面积均在 100万亩以上。 8月上、中旬全省降雨严重偏少 ,出现的几次降雨过程多为雷阵雨天气,降雨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均 ,气温偏高,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在中旬开始发展, 8月 21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为 1400万亩。 25日以后出现了全省性大范围降雨,使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由前期的 1400万亩(重旱 135万亩),降为 780万亩。 8月底全省除烟台、潍坊、东营等降雨较少地区,仍有少量农作物受旱外,其它地区的旱情基本解除。 9 月份全省降雨偏少 76 %,旱情发展较快,汛末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 2005 万亩,其中重旱 170 万亩。目前( 10 月 8 日 ),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 2395 万亩,其中重旱 290 万亩。
四、雨水情监测预报
今年汛期我省发生高强度、大范围、全省性的暴雨次数虽然偏少,但流域性局部暴雨时常出现。在整个汛期, 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密切注视天气变化,认真做好雨情、水情监测和信息报送,收发雨水情信息 30 余万份,施测洪水流量 1158 次。省局水情科根据实时雨情、水情,及时做出洪水预报,并适时提出合理的洪水调度建议,汛期 共发布实时洪水作业预报 30余次,预报精度均达到良好以上。准确及时的雨水情信息、洪水预报和调度建议,为各级领导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充分发挥了防汛抗旱抢险减灾的尖兵、耳目与参谋作用。下面为三次重要洪水预报概况。
1、 7月上旬南四湖洪水预报
7 月 2日 下午 开始至 4日 6时,我省南四湖流域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菏泽西部降特大暴雨,流域平均降雨量 127mm,最大点雨量为菏泽市牡丹区马庄闸水文站 266mm。
省水文局水情科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雨水情的发展,并 根据降雨情况在降雨期间、降雨过程基本结束时及时发布了两期洪水预报:其中 7 月 3日 22时 预报,本次降雨 上级湖来水量将达 7.0亿 m3,如果二级坝保持当时泄水流量( 500m3 /s),上级湖最高水位将于 7月 6日左右达到 34.80m左右;预计下级湖来水量将达 3.5亿 m3左右,下级湖韩庄闸不开闸的情况下水位将于 7月 6日左右达到 32.95m左右。本次降雨南四湖流域预计总入湖水量将达 10.50亿 m3。
实况为: 上级湖南阳水文站于 7月 5日 16时出现最高水位 34.75m,下级湖微山岛水文站于 7月 4日 18时出现最高水位 32.81m。在本次洪水过程中,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根据洪水预报及时进行了洪水调度,上级湖二级坝一闸、三闸先后开闸泄洪,上级湖最大泄量为 7日 11时 1580m3 /s。下级湖新运河韩庄闸、老运河韩庄闸也先后开闸泄洪,下级湖韩庄闸最大泄洪流量为 1230m3 /s。
截止 7 月 15日 ,本次降雨过程产生洪水已基本全部入湖,南四湖韩庄、二级坝各闸也均已关闭。经统计,南四湖本次降雨出湖水量达 8.97亿 m3,南四湖入湖总水量为 10.30亿 m3,与预报值 10.5亿 m3相吻合。
2、 7月下旬米山水库洪水预报
受第 5 号台风 “ 格美 ” 减弱的低气压影响,自 7 月 26 日 20 时 至 28 日 6 时,我省半岛地区大部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威海市平均降雨量 205mm ,其中威海市有 5 个乡镇降雨量大于 300mm , 36 个乡镇大于 200mm 、 48 个乡镇大于 100mm ,最大点雨量为荣成市大疃镇 347mm 。
自 7 月 27 日 0 时 至 18 时,米山水库流域内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流域平均降雨量 218mm ,流域最大点雨量米山水库 270mm 。受特大暴雨影响,水库入库水量迅猛增加,水位上涨迅速。
根据实时雨情、水情,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于 27 日 11 时和 19 时 30 分,两次做出米山水库的洪水预报:根据当时的最新降雨情况, 预计本次洪水米山水库总来水量 5700万 m3,入库洪峰流量 1600m3 /s,在保持目前闸门开启不变的情况下,预计米山水库最高水位将于 28日 0时前后达到 29.28m(汛中限制水位 28.00m,警戒水位 31.18m)。
实况为: 米山水库实测入库洪峰流量 1620m3 /s; 27日 22时水库出现最高水位 29.20m, 如果闸门保持 0.7m 开高不变的情况下,水库 最高 水位将会达到 29.25m (注: 27 日 20时 36分,米山水库溢洪闸开启由 7孔,开高 0.7m提升到 1.0m ,溢洪流量由 155m3 /s加大到 220m3 /s)。 截止 28 日 14 时,本次洪水已入库水量 55 00 万 m3 。预报值与实况极为接近,本次预报评定达到优秀级。
3、 8月下旬南四湖流域暴雨洪水预报
南四湖流域 8月 28日 12时开始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最大点雨量为济宁梁山闸水文站 170mm,上级湖平均降雨量 74mm,下级湖平均降雨量 88mm。
8 月 28日 6 时,南四湖上、下级湖均未开闸泄洪,上级湖平均水位 34.27m,相应蓄水量 9.66亿 m3,下级湖平均水位 32.36m,相应蓄水量 6.98亿 m3,南四湖总蓄水量 16.64亿 m3。
根据降雨情况,省水文局水情科迅速做出洪水预报:
预计上级湖入湖水量将达 4.8亿 m3,在不开闸的情况下,上级湖水位将达 35m左右;下级湖入湖水量将达 2亿 m3,不开闸的情况下,水位将达 32.60m左右。预报南四湖总入湖水量将达 6.8亿 m3左右。
预报做出后,水情科立即向省水利厅、省防指领导汇报,并提出适时开闸泄洪的调度建议。根据预报成果和调度建议,省防指进行了科学调度,南四湖二级坝三闸于 8月 29日 12时 18分开闸,泄洪流量达 828m3 /s;新运河韩庄闸于 29时 12时 12分开闸,泄洪流量 500 m3 /s,并于 30日加大至 800 m3 /s。南四湖二级坝三闸于 9月 4日 15时 12分关闸;新运河韩庄闸于 9月 6日 12时 12分关闸。
9 月 6日 ,南四湖上级湖平均水位 34.43m,相应蓄水量 10.62亿 m3,下级湖平均水位 32.45m,相应蓄水量 7.49亿 m3,南四湖总蓄水量达 18.11亿 m3,新运河韩庄闸下泄洪水总量 5.41亿 m3。南四湖入湖总水量达 6.9亿 m3,与预报结果基本吻合。
五、地下水变化概况
1、地下水蓄水量变化 。 9 月 1 日 ,全省地下水蓄水量较汛前增加了 17.62 亿 m3 ,全省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5.40m ,地下水位较去年同期上升了 0.12m ,较汛前( 6 月 1 日 )上升了 0.43m ,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枣庄市上升了 3.26m 。
2、地下水超采区面积的变化。 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区主要分布在淄博 — 潍坊、济宁 — 汶上、宁津、莘县 — 夏津等地区。 9 月 1 日 ,全省平原区地下水超采面积为 13594.1km 2 ,较汛前 (6 月1 日) 减少了 690.9km 2 ,较上年同期扩大了 201.6km 2 。 单县漏斗区减少最大 407.4km 2、济宁—汶上漏斗区减少了 258.7km 2。滕州超采区减少了 163.3km 2,其它超采区变化不大。
六、地表水质状况
2006 年 9月,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共评价全省河流、湖泊及水
库监测断面 97个,其中河流监测断面 61个(总河长为 4345.1km),湖泊监测断面 6个,水库监测断面 30个。评价参数有 19项,评价依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水体 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超标污染参数有化学需氧量( COD)、氨氮( NH 3 -N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 5 )、高锰酸盐指数( COD Mn )、总磷和挥发酚。
从 9 月份的水质监测情况看来,全省各类水体的水质总体上较汛前略有好转。其中,城市主要饮水水源地水质大都在良好以上,水库水质相对比较稳定,大部分河道污染较严重。
二〇〇六年十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