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淮河流域地理概况
发布时间:2006-12-20
地理位置
山东省淮河流域包括我省黄河以南除大汶河、玉符河等黄河流域支流外的所有地区。位于我省的南部和东部,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114°36′~122°43′,北纬34°25′~37°50′。流域的西、北部靠黄河,西南与河南、安徽省为邻,东濒黄海和渤海,南与江苏接壤,总面积11.21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1.4%。包括沂沭泗河上中游和山东半岛地区两大部分,其中沂沭泗河区面积为5.1万km2,涉及我省南部及西南部的菏泽、济宁、枣庄、临沂、日照五市和淄博、泰安市的一部分。山东半岛地区面积为6.11万km2,涉及到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市以及东营、滨州市黄河以南的部分。
地形地貌
山东省淮河流域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山区、丘陵,也有平原、洼地及湖泊。流域内山丘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2%,平原面积占38%。
流域的南部为沂沭泗河区,以泰沂山脉与大汶河流域为界,向南及向西两侧由山区逐渐过渡到丘陵和山麓冲积平原。沂蒙山区最高峰称为云蒙山,高程在海拔1 098m,一般山脊高程在300~400m,河谷高程60~100m,地面坡度为1/200~1/3000,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径流大,是沂沭泗河区洪水的主要来源地;南四湖以西为黄泛平原,地势平坦,微地貌多变,地面高程在60~33.5m之间,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地面坡度在1/5 000~1/20 000。
山东半岛地势自西向东呈马鞍形状。西部地形变化较大,自南向北分别为山区、丘陵、山前平原、黄泛平原或滨海平原。南面为泰沂山脉,胶济铁路以北至小清河广饶、寿光、昌邑一带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面坡度一般在1/500~1/2 000,西北端小清河至黄河之间为黄泛平原,东北端至渤海莱州湾畔为滨海平原,地势较为平坦,地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面坡度在1/4 000~1/7 000;中部为胶莱河谷地带,主要是由当地河流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区,地形变化不大,胶莱河西侧及大沽河口分布着一些蝶形洼地,地势较为平坦,呈马鞍形底部;东部为低山丘陵区及沿海平原,地形起伏多变,自西向东由大泽山、艾山、牙山、昆嵛山、委的山等山脉构成一东西向的断续山丘。昆嵛山主峰海拔922m,南部崂山顶海拔1 133m,其余各山高程在海拔500~800m之间,丘陵地势平坦,高程在海拔200~300m之间变化,平原区高程为海拔50m左右,较大的平原由大沽河、胶莱河等河谷平原以及滨海平原,还有莱阳、桃村盆地。